Cloud中小工业企业上云解决方案

作者:管理员发表于:2019-01-28

 

摘要: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燃剂。云计算引发了软件开发部署模式的创新,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云计算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设计、生产和市场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与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关键要素,是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驱动力量。

一、引言:

 

什么是“企业上云”?

企业上云”是指组织工业企业进行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使成千上万的企业走上云端,将企业的工业设计、产品和服务定制、生产、销售、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网上实现,从而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重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7年4月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 2019 年)》,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的发展目标,指出要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软件企业向云计算加速转型,加大力度培育云计算骨干企业,建立产业生态体系。

要吸引企业上云,获得企业的信任,关键是要解决企业的业务痛点。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商,要么是IT服务提供商背景,更了解IT;要么是工业企业背景,更了解OT,而要推进中国制造2025,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需要IT与OT深度融合,需要两手抓。

二、企业上云面临的普遍问题

 

中国有大批的中小工业企业,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这些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如下问题:一是经营层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企业对云计算发展的认识不足;二是工业企业信息化技术薄弱,云计算服务和应用水平不突出;三是缺乏具有产业链集成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资源汇聚效应;四是云计算高端人才匮乏。

三、企业上云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如何吸引中小企业迈出上云的第一步,让每一个中小企业从研发、生产、财务到营销的全过程都实现数字化,成为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的关键课题。当他们想通过上云来试图拥抱新的业务模式时,会发现面临非常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 1.      个性化与定制化问题,很难向云端迁移

中小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变化快,业务方向、组织架构、管理方法不断调整,必然要求SaaS软件对其的支撑也是随时变化随时调整的。推动中小企业上云,需要解决个性化与定制化的问题,企业上云并不是把原来单机版软件搬到云服务器上,而是要有全新的架构和新的实现路径。涉及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因为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需求不同,决定了有很多个性化的问题需要满足。目前的SaaS大多数是通用的,很难实现定制化,所以中小企业上云的选择一定是简单易用、低成本、快速高效,能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而进行定制的云方案。

  1. 2.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难以向云迁移

降低中小企业上云门槛,非常关键的维度是服务。服务是云计算提供商撬动云计算市场的关键,基于痛点来解决问题,才能够把企业带到云上。尽管SaaS采用互联网租赁的交易模式,对传统渠道商造成很大的冲击,但事实上,云计算也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生态来完成最后一公里。因此,云计算提供商采用构建生态圈的方式,或者变革和重新定位传统渠道商,让新型渠道商来完善这最后一公里。

企业的业务适时过渡到云端需要时间,甚至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过渡,随着业务快速转型,效益也实现得更快。因此,企业上云让专业的公司负责是最理想的方式,毕竟企业内部员工对此项业务不熟,会产生许多错误,而专业服务商经验丰富,能帮助企业加快转换和迁移,减少业务中断,减少数据丢失。

  1. 3.      原有的IT管理和维护人员,无法理解云端的业务模式

企业一旦确定上云,就需要将数据和应用程序迁移到云上,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任务,数据传输需要与应用程序的迁移保持一致,以避免同步问题;应用程序通常存在依赖关系,所以应用程序迁移的顺序也必须仔细考虑,仔细规划。这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IT工作人员。

企业为了解决上云后如何用好云的问题,通常延续传统的运维理念,在IT部门设置专岗来做云计算资源维护。这样做的效率非常低,跟不上云计算发展的速度。

  1. 4.      原有的IT架构,无法适配云的模式

曾经和一个制造业的朋友谈到制造业务上云的问题。当时他给出的结论是不要指望传统的大制造企业能够将业务搬迁到云上面。因为大制造企业的这些系统,都是好多年累积建设起来的。所有的业务软件,数据,都是以传统的方式去设计的。没有人能够迁移的了。

由于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以及企业在全国、甚至全球的业务高速发展的原因,很多重型制造企业开始尝试采用云计算。可见云计算是可以驱动业务创新的。

 

四、企业上云的方法论?

 

 

 “企业上云”步骤主要分为上云前的规划、设计,上云的实施以及上云后的验证和维护。具体“企业上云”流程如下:

 

    (一)上云规划

1、信息收集

企业上云”需要进行严谨细致的调研工作,需要收集硬件及网络环境信息、现有及将来可能增加的业务各类需求、系统配置信息、应用系统信息、数据风险等。

2、需求评估

从业务需求的角度分析各业务的目前现状、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云化、业务未来的发展需求,定制对各个业务系统迁移的目标。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各系统的目前现状,包括了主机、存储、网络及安全,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规划。

从企业自身信息化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信息化基础并拥有信息系统硬件环境、维护开发队伍的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规划,逐步进行新、老系统迁移。对于无信息化基础企业,以企业迫切需解决问题为导向,加快相关应用上线。

3、应用分析

应用分析是成功上云,降低业务停滞时间的关键。根据业务的负载、特性、复杂性、关联性分析确定并量化业务上云风险可能对业务造成的影响及损失,以确定业务上云的优先分批范围及上云策略。

4、风险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对目前系统进行业务上云的风险分析,分析各种潜在危险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采取相应措施。

5、上云策略

企业上云”策略可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由易而难、由简单到复杂。一般顺序:(1)独立应用的系统,如邮件系统、合同系统;(2)应用堆叠的应用系统,如办公OA;(3)存在业务依赖的系统,如CRM、ERP、MES系统;

    (二)上云设计

1、上云策略

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分为业务高度依赖型、业务依赖型和非业务依赖型三类:

(1)7*24小时业务高度依赖的生产系统,迁移只能在线实施,迁移策略为:“在线迁移”;

(2)非7*24小时业务依赖的生产系统,迁移时可以接受一定的离线时间,迁移策略为:“离线迁移”;

(3)非业务依赖性的生产系统迁移可接受较长的离线时间,迁移策略是“分批次迁移”。

根据以上原则,综合考虑各应用系统及相关设备的调研分析情况,制定出详细的上云策略。

2、方案设计

方案包括:上云实施方案、应用上云方案、数据同步方案、上云回退方案等。

(三)上云实施

1、模拟上云

正式上云前模拟一个批次的业务迁移(非正式迁移,业务不割接)。验证业务迁移的及时有效和正确率;针对模拟过程发现各类问题进行修正;改进业务迁移的流程和工作手册,以满足业务的实际需要。

2、系统测试

模拟上云完成后对模拟上云的业务进行一次系统测试,以确定业务迁移到云环境中后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1)性能测试,包括:上云后系统的应用性能测试;上云后系统的网络性能测试;上云后系统软件版本性能测试等。

(2)压力测试,包括:对上云后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并取得关键性能指标达到设计目标;从分支机构发起执行版本验证测试及必要的压力测试等。

(3)业务功能,包括:上云后系统与老系统的连接测试;对上云后系统运行批处理测试;完成数据同步后,执行批处理测试;完成数据同步后,从分支机构发起执行高风险业务功能的测试等;

(4)系统连接性测试,包括:上云后对外围系统,进行全面的连接测试;发现问题,提出整改目标;上云后系统与网络的连接测试等。

3、数据备份

正式上云前,为确保业务数据的完整性、降低上云风险,需要将业务系统及数据进行备份,为提高抗风险能力,建议采用多种备份方式、多份备份数据的方式对业务系统及数据进行备份。

4、上云部署

根据确定的业务上云方案,实施业务上云;根据业务上云方案测试迁移效果,并对业务上云后的系统参数和性能进行调整,使之满足业务系统的需要,并投入实际使用。

(四)上云验证

1、上云评估

根据确定的业务上云方案,正式实施业务上云;根据业务上云方案测试业务上云效果,并对业务上云后的系统参数和性能进行调整,使之满足业务系统的需要,并投入实际使用。

2、业务检查

业务正式上云后,进行一定时间的试运行,检测业务上云后是否对业务造成影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3、问题优化

根据云上系统监控数据和业务系统发展规划,优化业务系统架构,消除性能瓶颈和风险,保障客户业务平稳运行。

(五)云上维护

1、运行维护

为上云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运维/运营服务,进行资源开通、辅助上云、平台监控、故障排查、容量管理、升级重保、健康检查、性能报告等服务科目,可提供驻场服务、巡场服务和远程服务三种服务类型。

2、场景培训

针对企业客户使用场景,帮助企业熟悉和掌握云上业务操作和云服务技术,培养企业使用习惯,解答企业用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网站关键词:重庆软件开发重庆软件定制重庆软件公司重庆软件定制公司重庆APP开发,重庆微信小程序开发